<span id="j3j55"></span>
<noframes id="j3j55">

<address id="j3j55"><listing id="j3j55"><menuitem id="j3j55"></menuitem></listing></address>

    <address id="j3j55"></address>

      <em id="j3j55"></em>
    <address id="j3j55"><listing id="j3j55"></listing></address>

    蕉北街道十四五期間基本發展思路

    來源:蕉北街道 發布時間: 2021-11-24 17:14
    加大字體 縮小字體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十四五期間,蕉北街道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主動融入“六新大寧德”發展大局,以服務中心城區、提升城市品位、增進民生福祉為抓手,推動街道實現高質量發展超越。

      一、堅持創新驅動,加快建設步伐

      1.以改革成效提升服務工作。主動對接市區兩級發展改革、自然資源、城鄉建設、財政金融等部門,抓好土地收儲和重點項目建設工作,完善配套設施,科學規劃基礎設施及文化、商業、娛樂等功能設施,擬規劃建設一座北部商業綜合體,輻射單石碑及金涵小區,填補城區北部片區沒有商業綜合體的空白,完善市場、商業網點、停車場、休閑娛樂等配套設施,大力發展房產開發、中介服務、信息服務、商務服務等現代服務業,進一步拓展提升服務。

      2.以歷史文化助推旅游開發。蕉北轄區擁有濃厚的紅色基因和人文優勢,旅游開發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大力發展以鏡臺山公園、戚繼光公園等為特色的休閑旅游業,繼續完善公園景觀帶、觀光步道、進山公路、休閑娛樂等配套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城隍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和開發工作,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蔡威紀念館)、蔡威文化公園建設,主動融入閩東紅色旅游開發建設。面對這些機遇,充分把握轄區教育、醫療、行政、文化、商貿等傳統比較優勢,用好建設規劃、金融、財稅、項目、資金等政策優勢,商文旅融合發展將使老街區擁有新的活力。

      3.以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城市品位。老舊小區改造是惠及廣大群眾的民生工程。蕉北未來5年重點加強約45個老舊小區改造,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轄區道路、水電、排水、停車場建設,加快推進署前路二期改造、汽車北站片區、崇培片區歷史文化街區外圍等商住開發,完善配套設施,提升城市品位。

      二、構建善治格局,增進民生福祉

      一是持續鞏固創城成果。結合創城工作開展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堅決嚴控新增“兩違”,堅持抓日常監管,著力提升環保執法質量,加大治亂治違治臟力度,加強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等四個環節的監管,全方位提升市容秩序、環境衛生和綠化美化水平,讓城市面貌更加美觀、城市空間整潔有序。

      二是持續優化公共服務。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爭取加大教育硬件設施的投入,優化教學條件?!笆奈濉逼陂g在轄區新建一所公辦中心幼兒園,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加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礎設施和醫療衛生隊伍建設,抓好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工作,加快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構建與街道經濟發展水平相應的社會保障體系,增強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能力。

      三是持續鞏固脫貧成果。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緊盯“兩不愁三保障”,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保持現有幫扶政策、幫扶力量總體穩定,確保脫貧之后不返貧。對全街脫貧戶和監測戶走訪,查找返貧風險點,建立臺賬,并做好針對性防范預案,杜絕返貧現象。

      四是持續推進文化服務工作。大力傳承弘揚紅色、民俗等文化,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文化服務陣地,充分發揮其功能作用,通過感恩教育、講文明樹新風、憶昔思今、移風易俗、實用技術培訓、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等活動的開展,培育和培養群眾新的思想理念、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禮儀風尚,對推進群眾產業培育、就業幫扶、社區融入等將起到助推作用,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五是持續深化平安建設。繼續加大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力度,對涉黑涉惡嫌疑的案件和行為追查到底,堅決打擊,確保轄區治安和諧穩定。深入推進禁毒、社區矯正工作,提升社區治理水平。加強網絡輿情監測和應急管理,有效防止和處置各類突發事件。強化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堅決防范和遏制較大以上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完善應急體系建設,提升突出事件應急處置能力。深入開展“七五”普法活動,確保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完善應急體系建設,提升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加強交通安全、公共消防等領域綜合整治力度,堅決消除各類安全隱患。扎實做好矛盾糾紛調處。堅持“四下基層”制度,充分發揮基層調解組織網絡的作用,以派出所和司法所等相關職能部門共同參與的矛盾糾紛排查聯動調處機制,形成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緊密結合的“三位一體”調解體系,實施領導“五定”責任制,認真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及時掌握矛盾糾紛信息,做到早發現、早調處、早解決,及時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

      三、發揮黨建引領,提升服務水平

      以全面加強黨的組織體系建設為重點,扎實開展近鄰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提升行動,加強社區黨群活動服務中心和“紅色驛站”規范化建設;積極推動“紅色業委會”“紅色物業”建設,充分發揮好小區黨組織在引領小區治理中的作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層治理新格局。一是組織聯建,共筑戰斗堡壘。打破條塊束縛,建立以社區大黨委(黨支部)為核心,駐區單位黨組織和新興領域黨組織為拓展的黨建聯動格局。成立黨建聯席會,吸納“兩代表一委員”、社區民警、物業公司負責人、樓長等群體,選任專職和兼職委員,逐步建成上下聯動、橫向互動管理議事體制,黨建網格由“治理單元”向“服務單元”轉變。二是黨員聯管,共樹先鋒形象。以機關在職黨員進社區和志愿服務活動為依托,深化黨員在單位和社區黨組織的雙重管理,探索黨員教育管理和服務社區長效機制。三是活動聯辦,共享區域資源。與駐區單位共駐共建,明確目標任務,明晰職責權利,對外公示便民服務項目,織出細致服務網。打造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圓心、各共建單位活動陣地為半徑的開放式服務網絡,實現社區從“行政末端”向“治理中樞”的轉變。

    免费无遮挡吸奶头高潮视频
    <span id="j3j55"></span>
    <noframes id="j3j55">

    <address id="j3j55"><listing id="j3j55"><menuitem id="j3j55"></menuitem></listing></address>

      <address id="j3j55"></address>

        <em id="j3j55"></em>
      <address id="j3j55"><listing id="j3j55"></listing></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