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都鎮基本情況
三都鎮位于寧德市蕉城區東南部,距市區30公里,由三都、青山、斗帽、白匏、雞公山等5個單島和城澳半島組成,陸域面積86.4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20多平方公里,海岸線長22.7公里,是蕉城區唯一的海島鄉鎮,轄27個行政村和2個社區,共161個自然村,常住人口約2萬人,養殖區流動人員5000多人。主要以港口、海上養殖、旅游為三大藍色支柱產業。曾榮獲“中國十大美麗海島”“中國特色攝影小鎮”“第八批國家地質公園”“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紅色經典景區”“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國家級生態示范鄉鎮”等稱號。
二、十四五發展規劃
(一)突出特色產業培育,夯實經濟發展之基。
縱深推進用海體制改革,嚴格按照“全面清、規范養、依規管”的工作總要求,持續加大對轄區海域的巡查執法,實行“網格化”管理,有效加強對海域資源的后續管控。全面總結藻類升改經驗,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加快走出一條科學治海、依法用海、多方共贏的改革之路。同時,在三都島前沿萬畝藻類養殖區、秋竹海域三都澳現代漁業海上田園綜合體、白基灣新型漁排養殖區等多個示范點的基礎上,積極招商引資,著力打造集生態養殖、海上垂釣、休閑漁業于一體的海上漁旅基地。
(二)大力增進民生福祉,共建共享宜居家園。
積極爭取上級項目資金,加大海島基礎設施投入,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一是力爭建設象溪自來水工程,著力解決城澳半島和居民區的用水問題;二是與駐地部隊共同努力,把三都島供水納入城鄉供水一體化,引進市政自來水經大黃魚產業園,進入三都島,有效保障三都島軍民用水需求;三是打造國家級智慧漁港和海洋牧場,建設三都澳海上現代新型環保塑膠藻類養殖區,加快三都澳大黃魚產業園建設,推動產業升級和海洋環境改善雙提升;四是謀劃建設寧德三都澳軍旅文化基地,配套提升改造礁頭碼頭、三都旅游碼頭、游客服務中心、停車場、旅游觀光道路、景觀式港灣車站、生態公廁以及海島垃圾處置、給排水、通訊、照明等設施,以軍旅文化龍頭引領推動三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五是實施人居環境整治,打造海島漁村樣板,著力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三)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效提升對外形象。
一是加快推進域內路網建設。全力推動松岐至黃灣經介溪接新塘至坪崗道路建設,建成集觀光、休閑、騎行、交通為一體的環島公路;提升三坪至寒垅道路等級,有效破解道路擁堵、群眾出行困難等問題;實施228國道城澳段環境提升項目,助力人居環境品質提升。二是加快完善三都紅色經典線路。以黨史教育為抓手,推動百克醫院展陳館建設;以松岐村國家傳統村落建設為基礎,提升鎮區整體環境,以點帶面,推動紅色旅游經濟發展,增加群眾收入。三是加快打造三都澳對外窗口。用好青山島、斗帽島、雞公山島國家級地質公園這張名片,培育藍色濱海游,展現三都澳秀麗風光。
中央部委網站
省級政府網站
市級政府網站
市政府部門網站
縣級政府網站
區政府部門網站
鄉鎮街道管委會
中央部委網站
省級政府網站
市級政府網站
市政府部門網站
縣級政府網站
區政府部門網站
鄉鎮街道管委會
主辦:寧德市蕉城區人民政府辦公室承辦:蕉城區新聞中心
為確保最佳瀏覽效果,建議您使用以下瀏覽器版本:IE瀏覽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瀏覽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瀏覽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內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