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j3j55"></span>
<noframes id="j3j55">

<address id="j3j55"><listing id="j3j55"><menuitem id="j3j55"></menuitem></listing></address>

    <address id="j3j55"></address>

      <em id="j3j55"></em>
    <address id="j3j55"><listing id="j3j55"></listing></address>

    蕉城區應急管理局轉發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關于印發加強礦山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工作若干規定的通知

    來源:蕉城區應急管理局 發布時間: 2021-12-24 10:40
    加大字體 縮小字體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各非煤礦山企業:

        現將《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關于印發加強礦山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工作若干規定的通知》(礦安2021166號)轉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寧德市蕉城區應急管理局 

        2021年12月17日 

      

    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關于印發加強礦山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工作若干規定的通知 

    礦安〔2021〕16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礦山安全監管部門,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各省級局,有關中央企業: 

        《加強礦山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工作若干規定》已經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局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 

    2021年11月22日 

     

     

      

    加強礦山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 

    工作若干規定 

        為加強礦山生產安全事故(以下簡稱事故)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煤礦安全監察條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重大事故查處掛牌督辦辦法》《安全生產約談實施辦法(試行)》《生產安全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落實情況評估辦法》等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一、事故信息報告 

        發生事故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本單位負責人報告;本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當于1小時內向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礦山安全監管部門報告。發生較大及以上等級事故的,可直接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礦山安全監管部門(以下簡稱省級礦山安全監管部門)和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省級局報告。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礦山安全監管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于2小時內報告上一級礦山安全監管部門。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礦山安全監管部門(以下簡稱市級礦山安全監管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于2小時內報告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省級局。 

        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省級局和省級礦山安全監管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于2小時內報告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值班室,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省級局應當于48小時內在礦山安全生產綜合信息系統事故調查子系統中填報事故信息。接到較大及以上等級事故報告后,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省級局負責人應當立即電話報告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領導。 

        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接到較大及以上等級事故報告后,應當于2小時內報告應急管理部。 

        事故報告后出現新情況的,應當及時補報、續報。 

        礦山安全監管部門依照上述規定報告事故情況,應當同時報告本級人民政府。 

        二、事故應急救援 

        接到事故報告后,礦山安全監管監察部門應當立即啟動應急響應。 

        (一)一般事故。死亡(被困)1—2人,縣級人民政府礦山安全監管部門(以下簡稱縣級礦山安全監管部門)主要負責人、市級礦山安全監管部門負責人和省級礦山安全監管部門、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省級局有關人員,應當立即趕赴事故現場指導救援。 

        (二)較大事故。死亡(被困)3—5人,市級礦山安全監管部門主要負責人和省級礦山安全監管部門、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省級局負責人,應當立即趕赴事故現場指導救援;死亡(被困)6—9人,省級礦山安全監管監察赴門主要負責人和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有關司人員,應當立即趕赴事故現場指導救援。 

        (三)重大事故。死亡(被困)10—19人,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負責人立即趕赴事故現場指導救援;死亡(被困)20—29人,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主要負責人立即趕赴事故現場指導救援。 

        (四)特別重大事故。死亡(被困)30人及以上,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主要負責人立即趕赴事故現場,按照特別重大災害應急響應有關要求開展事故救援。 

        三、事故通報 

        事故發生后,礦山安全監管部門和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省級局應當通過文件、會議或短信等方式,向地方有關部門和礦山企業通報事故基本情況和主要教訓,就防范類似事故提出工作要求。 

        (一)一般事故,市級礦山安全監管部門應當向轄區礦山安全監管部門和礦山企業通報。 

        (二)較大事故,省級礦山安全監管部門、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省級局應當向轄區礦山安全監管部門和礦山企業通報。 

        (三)較大典型和重特大事故,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向全國礦山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和礦山企業通報。 

        四、事故調查 

        (一)煤礦事故調查 

        1.特別重大事故由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有關部門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2.重大及以下等級事故由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省級局牽頭組織調查。其中:重大事故由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省級局主要負責人任事故調查組組長;較大事故由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省級局負責人任事故調查組組長;一般事故由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省級局負責事故調查處理工作的處室主要負責人任事故調查組組長。 

        3.未造成人員死亡的一般事故,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省級局可以委托事故發生單位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二)非煤礦山事故調查 

        1.特別重大事故由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有關部門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2.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省級局參與重大及以下等級事故調查處理,監督事故查處落實情況。重大事故由事故發生地省級人民政府負責直接調查或者授權有關部門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省級局負責人參與事故調查;較大事故由事故發生地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負責直接調查或者授權有關部門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省級局指派處級干部參與事故調查;一般事故由事故發生地縣級人民政府負責直接調查或者授權有關部門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省級局派員參與事故調查。 

        3.未造成人員傷亡的一般事故,縣級人民政府可以委托事故發生單位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五、事故查處掛牌督辦 

        (一)重大事故掛牌督辦 

        1.重大事故調查處理實行掛牌督辦制度,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負責重大事故查處掛牌督辦具體工作。 

        2.事故調查報告初稿形成后,省級礦山安全監管監察部門應當向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書面匯報或當面匯報,并根據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的意見和建議,組織事故調查組對事故調查報告進行修改完善。 

        (二)較大典型事故跟蹤督辦 

        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對性質嚴重、社會影響惡劣的較大典型事故查處進行跟蹤督辦。 

        六、事故約談 

        (一)發生重大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主要負責人約談省級人民政府分管負責人: 

        1.30日內發生2起的; 

        2.6個月內發生3起的; 

        3.性質嚴重、社會影響惡劣的; 

        4.事故應急處置不力,致使事故危害擴大,死亡人數達到重大事故的; 

        5.重大事故未按要求完成調查的,或者未落實責任追究、防范和整改措施的; 

        6.其他需要約談的情形。 

        (二)安全生產工作不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負責人或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有關司主要負責人約談市(州)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 

        1.發生重大事故或6個月內發生3起較大事故或者1年內發生2起較大瞞報事故的; 

        2.發生性質嚴重、社會影響惡劣較大事故的; 

        3.事故應急處置不力,致使事故危害擴大,死亡人數達到較大事故的; 

        4.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督辦的較大事故,未按要求完成調查的,或者未落實責任追究、防范和整改措施的; 

        5.其他需要約談的情形。 

        省級礦山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可根據具體實際情況開展約談。 

        對約談情況,原則上應當公開曝光,接受社會監督,發揮警示教育作用。 

        七、事故警示教肓 

        按照“誰組織調查、誰開展警示”的原則,對較大及以上等級事故制作事故警示教育片并開展警示教育,督促地方和礦山企業吸取事故教訓。 

        (一)特別重大事故,由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負責制作事故警示教育片,并開展警示教育。 

        (二)重大事故,由負責組織事故調查的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省級局或者省級礦山安全監管部門制作事故警示教育片,并開展警示教育。 

        (三)較大事故,由負責組織事故調查的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省級局或市級礦山安全監管部門制作事故警示教育片,并開展警示教育。 

        八、事故聯合懲戒和“黑名單”管理 

        負責組織事故調查處理的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省級局或礦山安全監管部門應當及時提出礦山企業和有關人員納入聯合懲戒和安全生產不良記錄“黑名單”意見。 

        (一)礦山企業及其有關人員存在下列失信行為之一的,納入聯合懲戒對象: 

        1.發生較大及以上等級責任事故,或者1年內累計發生3起及以上造成人員死亡的一般責任事故的; 

        2.瞞報、謊報、遲報事故的; 

        3.發生事故后,故意破壞事故現場,偽造有關證據資料,妨礙、對抗事故調查,或者主要負責人逃逸的。 

        (二)礦山企業及其有關人員存在下列失信行為之一的,納入安全生產不良記錄“黑名單”管理: 

        1.發生重特大責任事故的; 

        2.1年內累計發生2起較大責任事故的; 

        3.發生性質惡劣、危害性嚴重、社會影響大的典型較大責任事故的。 

        九、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落實情況評估 

        (一)評估組織。事故結案后10個月至1年內,負責事故調查的地方政府或礦山安全監察機構要組織開展評估。重大及以下等級煤礦事故評估工作由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省級局組織實施;重大及以下等級非煤礦山事故評估工作由負責事故調查的礦山安全監管部門組織實施。 

        (二)評估人員組成。評估工作組原則上由參加事故調查的部門組成,可以邀請相應紀檢監察機關按照職責同步開展工作。 

        (三)評估主要內容。評估工作組依據事故調查報告,逐項對照防范和整改措施建議,重點評估以下內容: 

        1.事故發生單位、相關企業和有關政府、部門落實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采取的具體舉措以及工作成效;樹牢安全發展理念,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吸取事故教訓,舉一反三加強安全生產工作情況; 

        2.對事故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員行政處罰建議等落實情況。 

        紀檢監察機關參加評估工作的,對有關部門處理意見和有關公職人員責任追究落實情況進行評估。 

        (四)評估報告。現場評估工作結束后,評估工作組要形成評估報告。評估報告主要內容應當包括評估工作過程、總體評估意見、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落實情況、評估發現的主要問題和相關工作建議等,并附問題清單、工作建議清單以及經驗做法清單。評估報告起草過程中,應當充分聽取參加評估工作組的有關部門意見。評估報告應當通過媒體或者以政府信息公開方式及時向社會全文公開發布,接受社會監督。 

    免费无遮挡吸奶头高潮视频
    <span id="j3j55"></span>
    <noframes id="j3j55">

    <address id="j3j55"><listing id="j3j55"><menuitem id="j3j55"></menuitem></listing></address>

      <address id="j3j55"></address>

        <em id="j3j55"></em>
      <address id="j3j55"><listing id="j3j55"></listing></address>